您在此: 主頁 > 關於我們 > 刊物 > 體育季刊
2003第二期
2003第二期
鐵人三項運動

艱苦勇敢者的運動---鐵人三項。鐵人三項運動這年輕既新穎的體育運動項目,幾年前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陌生和遙遠,但隨著它的發展,其獨具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愛好者。「鐵人」這一稱號像是荊棘編織的桂冠,只有不畏險阻的奮鬥者才能獲得。鐵人三項是對人的生理極限和意志品質的挑戰,它既是勇敢者的運動,又是體力、智力和毅力的交織。「戰勝自然,戰勝自我」,是鐵人精神象徵,也是鐵人三項運動魅力之所在。

起源
1972年的一天,一群體育官員聚集在夏威夷群島的一個酒吧裏爭論:世界上究竟哪一種體育運動項目最具有剌激性,挑戰性,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?有的說是橄欖球,有的說是渡海游泳,有的說是足球,還有的說是長距離自行車,登山馬拉松等等。他們各持己見,爭論不休。最後,美國海軍准將約翰‧克林斯提出:誰能一天之內在波濤湧的大海游泳3.8公里,再環島騎自行車180公里,最後跑完42.195公里的馬拉松全程,誰就是真正的鐵人。于是第二天就有15個人參加了比賽,其中還有一名女選手。最後有14個人賽完了全程,其中第一名的成績是11小時46分。于是一項戰勝自然,戰勝自我的新型體育運動項目就在這種充滿戲劇性,冒險性的情況下產生了。

澳門鐵人三運總會之誕生

澳門在1984年由田徑總會、單車總會及游泳總會聯合舉行澳門第一屆鐵人賽。該次比賽有40多人參加,只設男子組,比賽在新口岸皇家橋起步,游泳到長命橋上岸,踏單車到仔、路環郊野公園後跑步回澳。翌年,鐵人賽再度舉行,終點則改設在工人球場。後因澳門內港海水污染,不適宜進行比賽而停辦。1991年,鐵人賽恢復舉行,由體育總署主辦、田徑總會、單車總會和游泳總會協辦。1994年4月30日,澳門鐵人三運會成立,同年九月該會舉辦第一屆澳門國際鐵人賽,有140人參加,設有男子青年組,男子公開組,男子壯年組和女子公開組。外地選手則分別來自中國,馬來西亞及香港。在2001年澳洲亞拉夫樂運動會上,5名參賽的該項目運動員取得了一金二銀一銅的好成績。
 
參賽前後
由於鐵人三項的運動壽命比其他運動項目要長,所以總會目前的運動員小至十幾歲大到三十幾歲都有,如主力隊員老將葉展能、剛獲選為「2002年度全澳傑出青少年運動員」的劉健中和郭志瑋、聾啞女子運動員許郎等等。
說起老將葉展能,他的表現一直非常不俗,曾在2002年10月新加坡亞洲鐵人分站賽,雖不敵兩位世界頂尖好手,但卻贏得第三名的優異成績;後又於02年先進運動會上,取得該組別的第三名。

而今年只有17歲的許郎,有70%程度的聾啞殘障,2001年尾開始鐵人的訓練,迅即在2002年9月取得本地賽的第一名,並於10月獲得香港亞洲鐵人分站賽的女子青年組第三名。剛參加訓練初期,教練十分擔心她與人的溝通是否順利。當許郎進行游泳的時候,教練就一直「鎖」緊她的泳帽,直到她游出水面;當許郎騎單車時,由於完全聽不到"響安",唯有靠看他人起步才知道出發,自然時間上就要慢了一、兩秒,但這卻激起她迎頭趕上的鬥志,更加努力,更加拼博。由於優秀的表現,經教練的推薦,許郎考取北京體育大學的體育管理學院,正一人在北京攻讀本科學士課程。

鐵人三運總會每年舉辦多場的雙項鐵人賽,半程鐵人賽及奧林匹克鐵人賽。在訓練方面每年每天都有一定段練,但為著提高青少年運動員達標水平,更在春節、復活節等公眾假期,安排前往馬來西亞、香港及昆明進行特別集中訓練。

尤其是每年暑假的昆明集訓,對運動員來說是一個極其難得的學習機會,因為,這個時間的昆明,將集中大部分項目的國家隊來此進行集訓。澳門有幸獲准可以每天跟國家隊的運動員一起做高強度練習,獲益良多。

至目前為止,澳門該項目的成績雖同國際水平仍有一定距離,但從各項比賽中奪得的成績反映了運動員所付出的努力。如在2001年的亞拉夫樂運動會上就取得了一金二銀一銅的好成績。總會希望,通過今後不同的比賽,繼續爭取更大的突破。
澳門鐵人三運總會供稿